推广 热搜:

清华农村生源重新超两成 寒门出贵子更容易了吗

   日期:2024-11-17     来源:www.ruanmeimofang.cn    浏览:321    
文章简介:拉开城市和农村学子距离的不止是贫富差距,还有城乡差距的叠加效应 时隔多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农村生源重新回到两成以上。 清华今年共录取中国大陆学生3500余人,农村及贫困区域生源占20.2%。

拉开城市和农村学子距离的不止是贫富差距,还有城乡差距的叠加效应

时隔多年,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农村生源重新回到两成以上。

清华今年共录取中国大陆学生3500余人,农村及贫困区域生源占20.2%。

伴随清华大学近几年农村生源占比逐年增加,长期以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有所回暖。然而,农家子弟上名校更容易了吗?

比率

本科新生农村生源比率20.2%,这是清华大学近年来的新高。再往前看,2019年是19.3%,2018年是17.9%,呈逐年增长态势。

不过,此前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国内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清北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率呈降低趋势。

清华大学1990年的比率是21.7%。2000年,这一比率下跌至17.6%。2016年,348名寒门学子圆梦清华占总招生规模的10.2%。

北京大学类似,1985年农村新生比率高达38.9%,2005年跌至17.7%,2013年为14.2%。

依据复旦大学每年发布的本科教学水平报告,2009年至2015年,复旦大学的农村户籍新生从未超越20%。

城镇化致使的农村人口降低,并不是名校农家子弟比率下滑的主因。北京大学教授刘云杉曾将农村城市化的进度与农村生源考入重点大学几率降低的速度进行对比,前者的速度要远低于后者。

为弥补农村学子在获得名校资源上的劣势,清北等名校相继开辟专门通道。清华大学2011年启动自强计划,北京大学2015年启动筑梦计划。

2015年启动筑梦计划当年,北京大学录取农村学生比率达19.14%,一度逼近20%。不过,2016年北京大学录取农村学生比率又跌至16.3%。

今年北京大学本部录取2894人,国家贫困专项计划录取比率约占6.6%,筑梦计划录取比率约占3.7%,合计10.3%。

身份

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2017年在同意采访时说,自己是中产家庭的孩子,又生在北京,这类教育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学生没享遭到。

熊轩昂道出的,是名校生家庭背景的转换。名校大学生的主体,正由农村考生变为城市考生。

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五位学者2013年的研究发现,中国贫困、农村区域参加高考考试的学生,上211工程大学、顶尖大学的几率,要比城市学生分别低11倍、43倍。

城市学生的井喷,暗含近年系列高考考试新政推波助澜的结果。保送、自主招生、综合评价、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很多政策向城市学生倾斜。

坐落于一线或省会城市的超级中学,在这一波潮中崛起,县级中学则辉煌不再。全国知名的超级高中,每一个省都有那样一两所,譬如河南的郑州外国语、四川的成都七中、陕西的西工大附中。

保送名额等机会,大多被各省超级高中包揽。陕西超级中学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清华北大在陕西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7.3%,被西安的五大名校垄断。

仅凭裸分进名校愈加难。以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为例,2018年清华北大在浙江共录取约350人,裸分录取18人,裸分录取率5%。

同时,自主招生等漏洞百出,灰色地带冲击着高考考试招生的公平性。为给漏洞打补丁,今年自主招生运行17年走向终结,跨国高考考试移民也即“假留学生”遭到严厉打击。

一直以来,高考考试唯分数论饱受诟病。然而,当素质教育全方位铺开,大家发现出身越底层的学生,上的学校也会越差。

适应

今年夏季,“考古界团宠”钟芳荣在引发社会热议后留下一句话:我们的生活终究和其他人无关。

钟芳荣以676分考入北大,没选择网友眼中“高薪热点”“带领全家脱贫”的专业,投身考古目的明确。其实更多的寒门学子,要在迷茫与不适应中度过名校生活。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2018年的调查显示,50%的学生感觉自己缺少自信并且不善于社交,68%的人没明确的学业规划。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半的自招考生可以非常快适应校园生活,能达到同等水平的农村学子大约只有一成。

与城市学生的自招、保送不同,不少农村学子通过专项计划进入名校。今年清华自强计划录取农村生197名,占录取中国大陆学生数5.6%左右。

考大学时“殊途同归”,进入大学后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还是“分归殊途”。

因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缺失,农村学生在进大学后缺少长远进步的潜能,心态失衡下称呼自己为“小镇做题家”,也叫做“985废柴”。

这个出现仅三个多月的新词,指的是那些通过高考考试进入重点高校,物理上离开了小镇但精神上没方法摆脱小地方的年轻人自称,成为985、211大学生对自己精神世界略带沮丧的描述。

拉开城市和农村学子距离的,不止是贫富差距,还有城乡差距的叠加效应。

学者黄灯指出,上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并轨市场化改革之后,个人和单位直接对接,国家分配退场。成长是独立的个体面对和融入庞大的社会的过程,目前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也有更多具体的困惑和挑战。

难点

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从甘肃国家级贫困县走出来的张薇发言道:想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那是她首次意识到不同地域的教育差异这样巨大,短暂的失落也在心底埋下了改变家乡教育近况的种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杨东平指出,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反映城乡二元经济进步不均衡。

发达城市名校云集,但不论如何提升农村学子进清北的比率,终究只不过一小撮群体。很多农村学生的归宿,还是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

1999年高校扩招后,农村学生比率上升,2003年初次与城市生源持平。表面上看,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更多,事实上依旧分布在高等教育金字塔的中下层,成为沉默的大部分。

以高考考试大省湖北为例,2002年至2007年5年间,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中农村生源比率从53%提至56%,基本稳定。专科考生则从39%提升到62%,提升了23个百分点。

连专科都考不上或不愿读的大有人在。“蚁族”定义的提出者廉思,曾选取河北一座普通村庄作为研究样本,青年终日混迹网咖、桌球室,浓缩着中国基层凋敝的教育近况。

再下探至义务教育阶段,不少农村孩子早早就退出了高考考试角逐。“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曾拓展8次大规模调查,追踪了近2.5万名学生,发现2013年贫困农村区域37%的人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城市学生基本超越90%。

城乡差距致使的教育不均衡,体目前城乡之间的教育管理、教育投入、教师管理各方面,特别师资差距,是致使教育水平的重点鸿沟。

从此角度审视,专家常见觉得,要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成才,应该把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办出水平和特点,而不是集中在头部名校。

高校扩招后,普通高校文凭的市场竞争优势愈加弱。寒门学子考大学不难,难在大学毕业后。

就像学子们吐槽的,假如不可以改变命,只好沦为“连985废物都算不上的普通院校废柴”。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